请输入关键字
请输入关键字
订购
*国家
中国
美国
中国香港
中国澳门
中国台湾
阿尔巴尼亚
阿尔及利亚
阿根廷
阿拉伯联合酋长国
阿鲁巴
阿曼
阿塞拜疆
阿森松岛
埃及
埃塞俄比亚
爱尔兰
爱沙尼亚
安道尔
安哥拉
安圭拉
安提瓜和巴布达
奥地利
奥兰群岛
澳大利亚
巴巴多斯
巴布亚新几内亚
巴哈马
巴基斯坦
巴拉圭
巴勒斯坦领土
巴林
巴拿马
巴西
白俄罗斯
百慕大
保加利亚
北马里亚纳群岛
贝宁
比利时
冰岛
波多黎各
波兰
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
玻利维亚
伯利兹
博茨瓦纳
不丹
布基纳法索
布隆迪
朝鲜
赤道几内亚
丹麦
德国
迪戈加西亚岛
东帝汶
多哥
多米尼加共和国
多米尼克
俄罗斯
厄瓜多尔
厄立特里亚
法国
法罗群岛
法属波利尼西亚
法属圭亚那
法属南部领地
梵蒂冈
菲律宾
斐济
芬兰
佛得角
福克兰群岛
冈比亚
刚果(布)
刚果(金)
哥伦比亚
哥斯达黎加
格恩西岛
格林纳达
格陵兰
格鲁吉亚
古巴
瓜德罗普
关岛
圭亚那
哈萨克斯坦
海地
韩国
荷兰
荷属加勒比区
荷属圣马丁
黑山
洪都拉斯
基里巴斯
吉布提
吉尔吉斯斯坦
几内亚
几内亚比绍
加拿大
加纳
加纳利群岛
加蓬
柬埔寨
捷克
津巴布韦
喀麦隆
卡塔尔
开曼群岛
科科斯(基林)群岛
科摩罗
科索沃
科特迪瓦
科威特
克罗地亚
肯尼亚
库克群岛
库拉索
拉脱维亚
莱索托
老挝
黎巴嫩
立陶宛
利比里亚
利比亚
联合国
列支敦士登
留尼汪
卢森堡
卢旺达
罗马尼亚
马达加斯加
马恩岛
马尔代夫
马耳他
马拉维
马来西亚
马里
马其顿
马绍尔群岛
马提尼克
马约特
毛里求斯
毛里塔尼亚
美国本土外小岛屿
美属萨摩亚
美属维尔京群岛
蒙古
蒙特塞拉特
孟加拉国
秘鲁
密克罗尼西亚
缅甸
摩尔多瓦
摩洛哥
摩纳哥
莫桑比克
墨西哥
纳米比亚
南非
南极洲
南乔治亚和南桑威奇群岛
南苏丹
瑙鲁
尼加拉瓜
尼泊尔
尼日尔
尼日利亚
纽埃
挪威
诺福克岛
帕劳
皮特凯恩群岛
葡萄牙
日本
瑞典
瑞士
萨尔瓦多
萨摩亚
塞尔维亚
塞拉利昂
塞内加尔
塞浦路斯
塞舌尔
沙特阿拉伯
圣巴泰勒米
圣诞岛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
圣赫勒拿
圣基茨和尼维斯
圣卢西亚
圣马丁岛
圣马力诺
圣皮埃尔和密克隆群岛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斯里兰卡
斯洛伐克
斯洛文尼亚
斯瓦尔巴和扬马延
斯威士兰
苏丹
苏里南
所罗门群岛
索马里
塔吉克斯坦
泰国
坦桑尼亚
汤加
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特里斯坦-达库尼亚群岛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突尼斯
图瓦卢
土耳其
土库曼斯坦
托克劳
瓦利斯和富图纳
瓦努阿图
危地马拉
委内瑞拉
文莱
乌干达
乌克兰
乌拉圭
乌兹别克斯坦
希腊
西班牙
西撒哈拉
新加坡
新喀里多尼亚
新西兰
匈牙利
休达及梅利利亚
叙利亚
牙买加
亚美尼亚
也门
伊拉克
伊朗
以色列
意大利
印度
印度尼西亚
英国
英属维尔京群岛
英属印度洋领地
约旦
越南
赞比亚
泽西岛
乍得
直布罗陀
智利
中非共和国
*省份
*城市
*姓名
*电话
*单位
*职位
*邮箱
*请输入验证码
*验证码
B-NDG-mice
Strain Name 

NOD.CB17-PrkdcscidIl2rgtm1Bcgen/Bcgen

Common Name 

B-NDG  mice

Background

NOD-scid

Catalog number  110586
Related Genes 

Male: Prkdc (-/-), Il2rg (X-/Y); Female: Prkdc (-/-), Il2rg (X-/X-)

背景概述

B-NDG®小鼠(NOD.CB17-PrkdcscidIl2rgtm1Bcgen/Bcgen)是百奥赛图公司自主开发的,NOD-scid遗传背景的Il2rg基因敲除小鼠,缺乏成熟的T、B和NK细胞,是目前国际公认的免疫缺陷程度高、非常适合人源细胞或组织移植的工具小鼠。

• NOD(non-obese diabetes)遗传背景:自发I型糖尿病;其巨噬细胞对人源细胞吞噬作用弱;先天免疫系统,如补体系统和树突状细胞功能降低。

• Prkdc null(DNAPK,scid):Prkdc(protein kinase DNA-activated catalytic)基因突变,小鼠的功能性T和B细胞缺失,淋巴细胞减少,表现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重度联合免疫缺陷(severe combined immunedeficiency, scid)。

• Il2rg null:Interleukin-2受体的gamma链(IL-2R γc,又称CD132)位于小鼠X染色体上,是具有重要免疫功能的细胞因子IL2、IL-4、IL-7、IL-9、IL-15和IL-21的共同受体亚基,该基因敲除后的小鼠机体免疫功能严重降低,尤其是NK细胞的活性几乎丧失。

B-NDG®小鼠:综合了NOD-scid-Il2rg null背景特征,具有重度免疫缺陷表型,无成熟T细胞、B细胞和功能性NK细胞,细胞因子信号传递能力缺失等。非常适合人造血干细胞及外周血单核细胞的移植和生长。


B-NDG 小鼠优势

• 世界公认的重度免疫缺陷小鼠

• 与NOD-scid小鼠相比寿命更长,平均长达1.5年

• 对人源细胞和组织几乎没有排斥反应

• 少量细胞即可成瘤,依赖于细胞系或细胞类型

• 无B淋巴细胞泄漏


主要应用领域

• 人源细胞或组织移植

• 肿瘤和肿瘤干细胞研究

• ES和iPS细胞研究

• 造血和免疫学研究

• 人类疾病感染模型研究

• 新的人源化动物模型研发


B-NDG商标申请

百奥赛图(北京)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对“B-NDG”进行了第5类、第31类、第42类和第44类进行了商标申请。各字母代表含义:B-Biocytogen; N-NOD background; D- DNAPK(Prkdc) null; G- G: IL2rg knockout。

第5类:人用药;医用水蛭;医用生物标志物诊断试剂;医用或兽医用微生物培养物;医用营养食物;净化剂;兽医用制剂;杀虫剂;医用填料;兽医用干细胞(截止)

第31类:活动物;活家禽;活鱼;甲壳动物(活的);树木;谷(谷类);植物;植物种子;动物栖息用干草;饲料(截止)

第42类:质量控制;化学研究;生物学研究;临床试验;材料测试(截止)

第44类:医药咨询;医院;人工授精;饮食营养指导;动物养殖;兽医辅助;人工授精(替动物);试管授精(替动物);卫生设备出租;试管授精(截止)


from clipboard


小鼠饲养注意事项


1. 饲养环境


  • 百奥赛图的B-NDG小鼠是在严格的SPF级的隔离包或IVC中饲养繁殖。
  • 但是鉴于动物房管理及微生物水平参差不齐,我们不能保证小鼠在所有IVC环境下一定都能健康生长。我们建议一定要尽量提高现有IVC动物房的洁净标准,如饲养笼具和垫料要经过高压灭菌处理,饲料进行60Co辐照灭菌处理,并保证定期更换笼盒,所有和小鼠相关的操作都要在超净操作台进行等,越干净的环境越能保证小鼠更长时间的健康生长!



2. 饲料

  • 百奥赛图B-NDG小鼠生产繁殖使用的是协同生物的“辐照灭菌实验用转基因鼠饲料( 产品货号:XTI01ZJ-012)”,可以保证小鼠的健康生长和繁殖。


3. 饮水

  • 百奥赛图的动物饮用水采用的是高压灭菌的酸化水(用HCl调节pH至2.5-3.0之后再高压灭菌),可有效预防假单胞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污染。


4. 垫料


  • B-NDG小鼠属于免疫缺陷型小鼠,我们推荐使用刨花垫料或者玉米芯垫料,同时在笼盒中放置絮窝纸。垫料同样需要经过高压或者60Co辐照灭菌处理,刨花垫料每周更换一次,玉米芯垫料每两周更换一次。需要在超净工作台内更换垫料,而且需要使用消毒过的镊子转移小鼠到新的笼盒,避免用手直接接触小鼠。


5. 环境


  • 在饲养过程中,保证足够的光照强度(太强或太弱都不行)和光照时间,一般采用12小时光照,12小时黑暗的光照模式。
  • 环境温度应保持在20-26℃,日温差不超过4℃。
  • 环境湿度应保持40-70%。
  • 饲养笼盒材质要无毒无害,便于清洁和消毒。


from clipboard


6. 运输


  • 百奥赛图目前采用陆运和空运两种方式运输,运输箱为高压过的塑料运输箱,可以保证运输过程中小鼠的微生物级别。运输箱内会准备好饲料、垫料、凝胶果冻等,保证小鼠的正常饮食和活动。
  • 运输过程中我们会尽量保证轻拿轻放,避免小鼠在途中颠簸,但小鼠在运输过程中依然可能会有应激反应,加速小鼠的代谢和排泄。尽管我们在运输箱内添加了果冻供动物采食,小鼠还是有可能出现不同程度的脱水状况导致体重减轻。一般运输所造成的小鼠体重消耗为10%左右,如果运输时间长、路途远、装箱密度大,体重消耗可能达到15%。不过这种情况一般经过7-15天的适应性饲养(建议使用科奥协力生长繁殖饲料),大部分小鼠可恢复体重(不能保证100%同步恢复)。



7. 适应性饲养


  • 进行适应性饲养的必要性:所谓适应性饲养,是指实验动物由繁殖地转移到实验动物房以后,在实验之前,为了使之适应新环境而饲养几天的过程。因为在运输、转移过程中,动物会有应激反应,为消除应激反应,一般需要进行为期7-15天的适应性饲养。
  • 适应性饲养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根据以上饲养条件配置动物的饲养条件,收到动物后密切观察其外观、毛发、排泄物、活动情况,这是考察动物是否有疾病的外在表现。注意与实验室原有饲养的动物隔开一定的距离,其它动物的声音、排泄物的氨味会对新来的动物有一定的影响,适应性饲养是保证实验成功的前提之一。



表型分析

小鼠生长曲线

from clipboard

图1. B-NDG小鼠生长曲线


雌雄小鼠各50只,小鼠3周龄断奶后(出生日期±3天)每周固定日期进行称重,数据收集共13周。


小鼠血清抗体检测

from clipboard

图2. B-NDG®小鼠血清抗体亚类检测


(A)空白对照及B-NDG小鼠OD值均在0.04左右,BALB/c小鼠OD值显著高于B-NDG 小鼠,可认为B-NDG 小鼠血清中无IgG和IgM存在。(B)空白对照孔OD450均在0.06左右,本底值低于0.1,说明捕获抗体、酶标抗体和BSA之间没有交叉反应。分别检测BALB/c小鼠和B-NDG 小鼠血清IgG1、IgG2a、IgG2b和IgG3,BALB/c小鼠体内存在IgG各亚类抗体,B-NDG小鼠血清中不存在IgG各亚类抗体(n=3)。

结果表明:B-NDG小鼠作为缺失T细胞、B细胞的重度免疫缺陷模式小鼠,体内不存在任何类型的Ig抗体。


T细胞、B细胞和NK细胞的检测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图3. B-NDG小鼠的T 、B和NK细胞的完全缺失


从 C57BL/6N、NOD-scid 和B-NDG小鼠(n=3,6 周龄,雌性)中分离血细胞,脾细胞,骨髓。对其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以评估白细胞亚群。 (A) 代表性流式图。 (B) FACS 分析结果,在 C57BL/6N 小鼠中可检测到 T 细胞、B 细胞和 NK 细胞,在NOD-scid小鼠中可检测到NK细胞,但在 B-NDG 小鼠中均未检测到。


髓系细胞免疫分型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图4. B-NDG小鼠的髓系细胞分型


从 C57BL/6N、NOD-scid 和B-NDG小鼠(n=3,6 周龄,雌性)中分离血细胞,脾细胞,骨髓。对其进行流式细胞术分析,以评估髓系细胞亚群。结果显示,在B-NDG小鼠中可检测到髓系细胞。

Granulocytes :mCD45+mGr-1+, DCs:mCD45+mCD11c+, Macrophages:mCD45+mCD11b+mF4/80+,

Monocytes: mCD45+mCD11b+mF4/80-.


B-NDG脾脏组织学检测

from clipboard

图5.小鼠脾脏组织切片及HE染色


取C57BL/6、NOD-scid 和 B-NDG小鼠(n = 3,9 周龄,雌性)脾脏,对脾脏样本进行组织切片及HE染色。结果显示:C57BL/6 小鼠脾脏结构正常,滤泡清晰。NOD-scid 小鼠的脾脏显示白髓发育不全。B-NDG 小鼠的脾脏显示滤泡结构完全丧失。


B-NDG脾脏组织学检测

from clipboard

图6.小鼠脾脏组织切片及IHC染色


取C57BL/6、NOD-scid 和 B-NDG小鼠(n = 3,9 周龄,雌性)脾脏,对脾脏样本进行组织切片及IHC染色。结果显示:C57BL/6 小鼠脾脏 CD3ε 和 CD19 表达正常(棕色),小鼠 B-NDG 小鼠无 CD3ε 和 CD19 表达。


血常规检测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图 7. B-NDG 小鼠的全血细胞计数 (CBC)


试验采集 B-NDG 小鼠(n = 6,6 周龄,雌)的血液并分析 CBC。数值表示为平均值±SEM。


血生化检测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图 8. B-NDG 小鼠血液生化检测结果 。


采集 B-NDG 小鼠(n = 6,6 周龄,雌)的血清,并分析 ALT、AST、CHOL、CR、GLU、TRIG 和 UREA 的水平。数值表示为平均值±SEM。仪器:Thermo Fisher scientific#Indiko


CDX 肿瘤模型及药效评价

CDX 淋巴癌转移模型

from clipboard

图9. Raji淋巴肿瘤细胞在B-NDG®小鼠上能更有效地建立系统和转移肿瘤模型。


对B-NDG®、NOD-scid、BALB/c Nude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相同数量(5 × 105)的Raji细胞,后在不同的时间点记录并分析小鼠的如下各种指标。

A.细胞接种后记录小鼠生存情况,绘制Kaplan-Merier生存曲线。

B.细胞接种后每周小鼠体重变化(g),并计算出相对于接种当天的相对体重。

C.小鼠外周血中人源细胞百分率变化。接种Raji细胞后,每周通过眼眶静脉丛采取100 μl全血,提取DNA,通过q-PCR技术检测小鼠外周血中人源细胞比率。

D.接种Raji细胞后小鼠肝脏对比。接种后待小鼠体重下降超过30%后执行安乐死并解剖脏器,进行拍照。

E.接种Raji细胞后小鼠脏器免疫组化染色。一抗为鼠抗人线粒体膜蛋白抗体。


B-NDG®小鼠 CDX淋巴癌体内药效实验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图10. 基于B-NDG小鼠的Raji淋巴癌转移模型及药效评价


对B-NDG®小鼠通过尾静脉注射相同数量(5×105)的Raji-Fluc细胞,并在第3天以及第10天尾静脉注射相同计量的抗体X,之后在不同的时间点成像观察肿瘤生长状况。A.不同时间点对小鼠成像观察肿瘤生长情况;B.不同分组小鼠成像下肿瘤细胞荧光强度曲线。结果表明,早期治疗(Raji细胞移植3天,10天)的治疗效果显著,晚期治疗(Raji细胞移植10天)的治疗效果明显变差,基本无效。


B-NDG®小鼠进行抗人CD47抗体药效验证实验

from clipboard

图11.利用B-NDG®小鼠进行抗人CD47抗体药效验证实验

使用B-NDG小鼠建立Raji淋巴瘤模型并验证抗人CD47抗体的药效。在B-NDG小鼠中通过尾静脉注射B-luc-GFP Raji细胞(5×105),利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IVIS)观察肿瘤的生长状况。待肿瘤的荧光强度达到1E6左右时将动物入组至对照组和治疗组(n=6)。(A) 小鼠肿瘤的荧光强度曲线;(B) 小鼠的体重变化。 结果显示:3种抗人CD47抗体都能显著性抑制肿瘤的生长。说明B-NDG小鼠可以用来建立肿瘤模型并验证抗体的体内药效。数值表示为平均值±SEM。


B-NDG®小鼠进行CAR-T药效验证实验

from clipboard

图 12.CAR-T 疗法在 B-NDG 小鼠中的抗肿瘤活性。


使用B-NDG小鼠建立Raji淋巴瘤模型并验证CAR-T的药效。在B-NDG小鼠中通过尾静脉注射B-luc-GFP Raji细胞(5×105),利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IVIS)观察肿瘤的生长状况。待肿瘤的荧光强度达到1E6左右时将动物入组至对照组和治疗组(n=6),注射的CAR-T细胞数为1E7。(A)小鼠肿瘤的荧光强度曲线;(B)小鼠的体重变化。结果显示:4 种CAR-T细胞在B-NDG 小鼠构建的肿瘤模型中表现出不同的肿瘤抑制活性。说明B-NDG小鼠可以用来建立肿瘤模型并验证CAR-T的药效。数值表示为平均值±SEM。


使用B-NDG小鼠建立CDX模型并验证ADC药物的药效


from clipboard

比较3种不同Her2表达量的细胞系在B-NDG小鼠中建立CDX模型后验证靶向Her2的ADC药效的差异。分别将A431、BT-474、NCI-H1975细胞接种到B-NDG小鼠的皮下,待肿瘤体积长到合适大小开始分组并静脉给药,使用的药物来源为内部合成(in house)或直接购买商品化的药物(药物名称后没有标记“in house”)。(A) CDX模型构建及给药策略示意图;(B) 体外培养的A431、BT-474、NCI-H1975细胞中人Her2的表达水平检测;(C) 3种细胞系分别构建CDX模型并验证靶向Her2的ADC药物的药效。结果显示:BT-474和NCI-H1975细胞中高表达Her2,而A431细胞中的Her2表达量非常低。靶向Her2的ADC药物能显著性地抑制高表达Her2的细胞系(BT-474、NCI-H1975)构建的CDX模型中肿瘤的生长,但对低表达Her2的肿瘤(A431)抑制作用比较弱。说明通过选择靶点表达量高的细胞系在B-NDG小鼠中构建CDX模型可以成功用于验证ADC药物的体内药效。数值表示为平均值±SEM。


使用B-NDG小鼠建立胰腺原位CDX模型并验证ADC的药效

from clipboard

使用B-NDG小鼠建立胰腺原位MIA Paca-2胰腺癌模型并验证ADC药的药效。将B-luc MIA Paca-2细胞(1E5)移植到B-NDG小鼠的胰腺组织中(雌性,7周龄),利用小动物活体光学成像系统(IVIS)观察肿瘤的生长状况。待肿瘤的荧光强度达到7E7 p/sec 左右时将动物分组并分别腹腔注射两个剂量的ADC药物(n=6)。(A) 小鼠成像观察肿瘤的生长状况;(B) 小鼠肿瘤的荧光强度曲线;(C) 小鼠的体重变化。结果显示:ADC能显著性抑制在B-NDG小鼠构建的原位B-luc MIA Paca-2结肠癌模型中肿瘤的生长。说明B-NDG小鼠可以用来建立B-luc MIA Paca-2胰腺原位肿瘤模型并验证ADC的体内药效。数值表示为平均值±SEM。


在B-NDG小鼠中移植人PBMCs重建人T细胞

from clipboard


在B-NDG小鼠中移植人PBMCs成功重建人的T细胞。在B-NDG小鼠中通过尾静脉注射人PBMCs(5E6)(雌性,6 周龄,n=6)。每周称体重并记录小鼠的健康状态,定期取外周血通过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免疫细胞的重建水平。结果显示:该供体来源的人PBMCs移植后,人CD45+细胞的比例从移植2周开始升高,平均值达到10%以上;重建6周达到40%左右的最高水平;重建10周仍能维持在30%左右。人T细胞的比例在重建4周时平均值达到99%以上,后续一直维持在高水平。CD4+ T细胞和CD8+ T细胞的比例都在20%以上。在重建过程中,小鼠的体重从3周开始减轻,重建10周有小鼠开始死亡,表现出GvHD(graft-versus-host disease)的症状。不同供体来源的人PBMCs重建水平和GvHD严重程度会有差异。注:B-NDG小鼠中人PBMCs重建成功的标准:重建2周时外周血中hCD45+细胞的比例≥10%。

使用人PBMCs重建的B-NDG小鼠建立CDX模型并验证双特异性抗体的药效


from clipboard


使用人PBMCs重建的B-NDG小鼠建立NUGC4人胃癌模型并验证抗人CD3×Claudin18.2双抗的药效。将人PBMCs(5E6)尾静脉注射到B-NDG小鼠中(雌性,7周龄,n=6),7天后皮下接种人胃癌NUGC4细胞,接种7天后待肿瘤体积达到60 mm3左右,重建的人CD45+细胞比例≥10%时开始给药。 (A) 建肿瘤模型及给药策略示意图;(B) 给药当天(Day 0)和结实验(Day 27)时取外周血检测人CD45+细胞的比例;(C) 小鼠的肿瘤体积变化;(D) 小鼠的体重变化。结果显示:给药期间,重建的人CD45+细胞的比例持续升高,抗人CD3×Claudin18.2双抗表现出显著的剂量依赖性肿瘤抑制作用。说明人PBMCs重建的B-NDG小鼠可以用来建立肿瘤模型并验证抗体的体内药效。数值表示为平均值±SEM。


使用人PBMCs重建的B-NDG小鼠建立结肠原位CDX模型并验证抗体的药效


from clipboard


使用人PBMCs重建的B-NDG小鼠建立结肠原位RKO结肠癌模型并验证抗人PD-L1抗体的药效。将人PBMCs(5E6)尾静脉注射到B-NDG小鼠中(雌性,7周龄,n=6),4天后将B-Tg(Luc) RKO细胞(1E6)接种到B-NDG小鼠的结肠组织中,接种3天后分组,给药组小鼠腹腔注射内部合成的抗人PD-L1抗体Atezolizumab。(A) 建肿瘤模型及给药策略示意图;(B) 小鼠成像观察肿瘤的生长状况;(C) 小鼠肿瘤的荧光强度曲线;(D) 小鼠的体重变化。结果显示:抗人PD-L1抗体在B-NDG小鼠构建的原位B-Tg(Luc) RKO结肠癌模型中能显著性抑制肿瘤的生长。说明人PBMCs重建的B-NDG小鼠可以用来建立B-Tg(Luc) RKO结肠原位肿瘤模型并验证抗人抗体的体内药效。数值表示为平均值±SEM。

在B-NDG小鼠中移植人PBMCs构建GvHD模型

from clipboard


在B-NDG小鼠中移植人PBMCs成功构建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模型。8周龄雌性B-NDG小鼠经1.0 Gy辐照后4小时,通过尾静脉分别注射两个供体来源的PBMCs(1E7)(n=7/8)。每周称体重并记录小鼠的健康状态,根据GvHD评分标准给每只小鼠评分。(A) 模型构建策略示意图;(B) 小鼠的生存曲线;(C) 小鼠的体重变化统计;(D) GvHD评分结果。结果显示:B-NDG小鼠经辐照并注射1E7的PBMC以后,体重明显下降,生存率明显降低,出现明显的GvHD症状。不同供体来源的PBMC产生的GvHD症状有差异。结论:B-NDG小鼠可以用于构建GvHD模型。

使用人PBMCs重建的B-NDG小鼠建立GvHD模型并验证抗体的药效

from clipboard


使用人PBMCs重建的B-NDG小鼠建立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模型并验证抗人OX40抗体的药效。6周龄雌性B-NDG小鼠经1.0 Gy辐照,4小时后通过尾静脉注射人PBMCs(1E7)构建GvHD模型(n=6),尾静脉注射抗人OX40抗体(telazorlimab,内部合成)。每周称体重并记录小鼠的健康状态,根据GvHD评分标准给每只小鼠评分。(A) 小鼠的生存曲线;(B) 小鼠的体重变化统计;(C) GvHD评分。结果显示:GvHD模型构建成功,给药组( telazorlimab )小鼠的生存率、体重和GvHD评分都较未给药组有明显的改善。结论:B-NDG小鼠可以用于构建GvHD模型并验证抗体的体内药效。数值表示为平均值±SEM。

在B-NDG小鼠中移植人CD34+ HSCs重建人免疫系统(成体鼠)

from clipboard

在B-NDG成体鼠中移植人造血干细胞(CD34+ HSCs)成功重建人的T、B细胞和少量NK细胞及髓系细胞。6周龄雌性B-NDG小鼠,经1.0 Gy的X射线辐照后,4-12小时内通过尾静脉注射人CD34+ HSCs(1.5E5)(n=5),取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免疫细胞的重建水平。(A) 人CD34+ HSCs移植后小鼠的生存曲线; (B)小鼠的体重变化; (C) 各类人免疫细胞的重建比例。结果显示:人CD34+ HSCs移植22周前未发现有小鼠死亡,重建160天有一只小鼠死亡;小鼠体重持续升高。人CD45+细胞的比例在移植6周时已超过25%,移植24周时仍能维持在25%左右;人T细胞的比例在重建10周时开始持续升高;人B细胞的比例在重建6周时的比例达90%以上,8周后持续下降;NK细胞的比例在重建后维持在0.5%-2%之间;髓系细胞的比例在重建后的平均值维持在1%-6%之间;单核细胞占髓系细胞的比例在重建后升高,最高比例达到70%左右,后续一直维持在50%以上;中性粒细胞占髓系细胞的比例在重建后的平均值维持在3%-20%之间。移植不同donor来源的人CD34+ HSCs、不同的辐照仪及辐照剂量会导致重建水平稍有差异,但重建水平的变化趋势类似。注:B-NDG小鼠中人CD34+ HSCs重建成功的标准:重建12周时外周血中hCD45+细胞的比例≥25%。


在B-NDG小鼠中移植人CD34+ HSCs重建人免疫系统(新生鼠)


from clipboard

from clipboard

在B-NDG新生鼠中移植人造血干细胞(CD34+ HSCs)成功重建人的T、B细胞和少量NK细胞及髓系细胞。出生24-48小时的未区分性别的B-NDG新生鼠,经0.8 Gy的X射线辐照,4-12小时内通过面部的颞静脉注射人CD34+ HSCs(3E4)(n=28),取外周血使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人免疫细胞的重建水平。(A) 人CD34+ HSCs移植后小鼠的生存曲线;(B)小鼠的体重变化;(C) 各类人免疫细胞的重建比例;(D) 各类人免疫细胞的重建数量。结果显示:小鼠从重建17周开始出现死亡,体重持续增长。人CD45+细胞的比例从重建8周开始≥25%,但有明显的个体差异;人T细胞的比例在重建10周时开始持续升高,CD4+ T细胞、CD8+ T细胞和Treg细胞都有一定比例的重建;人B细胞的比例在重建6周时已达到70%以上,8周达到最高值后持续缓慢下降;NK细胞的比例在重建12周后处于1%以下;髓系细胞的比例在重建后先降低,12周开始持续升高,维持在1%-10%之间;单核细胞占髓系细胞的比例在重建后升高,最高比例达到80%左右,后续一直维持在40%-80%之间;粒细胞占髓系细胞的比例在3%-13%之间。从重建的人免疫细胞数量上看,人CD45+细胞、B细胞、总T细胞、CD4+T细胞、CD8+T细胞、Treg细胞、总髓系细胞和单核细胞都有一定数量的重建,人NK细胞和粒细胞数量很少。移植不同donor来源的人CD34+ HSCs、不同的辐照仪及辐照剂量会导致重建水平有差异,但重建趋势类似。注:B-NDG小鼠中人CD34+ HSCs重建成功的标准:重建12周时外周血中hCD45+细胞的比例≥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