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身免疫性与炎症性疾病

银屑病

百奥赛图 提供成熟的 Imiquimod 诱导银屑病模型,支持银屑病药物发现及前期疗效研究。为提高临床转化价值,我们开发了一系列靶点人源化小鼠模型,如 B-hIL17A 小鼠,其人 IL-17A 基因替代了内源性小鼠基因。该基因人源化银屑病模型为 IL-17A 靶向治疗和其他银屑病治疗提供了可靠且有效的平台。
Psoriasis

在此页面上

相关资源

    银屑病小鼠模型
    银屑病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其特征为表皮过度增生、角化不全和免疫细胞浸润。该疾病涉及先天性和适应性免疫系统之间的复杂相互作用,受遗传、表观遗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广泛应用的银屑病小鼠模型为咪喹莫德(IMQ)诱导模型,该模型在表型上模拟人类银屑病,表现为皮肤炎症、红斑、脱屑和表皮增厚。
    在该IMQ诱导的银屑病模型中,可以通过标准化的临床评分评估小鼠的疾病严重程度。组织学特征包括皮肤增厚、角化不全和白细胞(主要为真皮)浸润。重要的是,IL-23/IL-17轴在银屑病发病机制中起核心作用,在该模型中可观察到IL-17细胞因子的升高。
    为了支持银屑病药物开发,百奥赛图 提供靶点人源化咪喹莫德诱导银屑病模型。我们开发了 B-hIL17A 小鼠,其中小鼠 IL-17A 基因被人 IL-17A 基因替代。该基因人源化银屑病小鼠模型为靶向人 IL-17A 的治疗药物评价以及银屑病中 IL-17A 介导的免疫反应研究提供了强有力的 in vivo 平台。
    银屑病小鼠模型的建立
    • 实验动物: C57BL/6或Balb/c,B-hIL17A/hIL17F小鼠,7-8周龄,雌性
    • 造模试剂:咪喹莫特(IMQ)乳膏
    • 造模方法: 连续5-8天涂抹于背部,具体天数根据小鼠品系而定。
    Establishment of Psoriasis Mouse Model
    Readouts
    Clinical scores Erythema
    Scaling
    Histopathology Dorsal skin epidermal thickness
    Histology scores
    (epidermal hyperplasia, parakeratosis and hyperkeratosis, erosion, inflammatory infiltration)
    Molecular levels Skin IL17, IL23 levels
    Dexamethasone在C57BL/6小鼠银屑病模型中的体内药效
    In Vivo Efficacy of Dexamethasone in a Psoriasis Model of C57BL/6 Mice
    地塞米松(Dex)改善了IMQ诱导的C57BL/6小鼠银屑病临床评分。A. 治疗期间体重变化。B. 每日红斑评分。C. 每日鳞屑评分。D. 每组的累积评分。E. 每组累积评分曲线下的面积。(B-C:双向ANOVA;E:单向ANOVA; ** p< 0.01, **** p< 0.0001。)
    In Vivo Efficacy of Dexamethasone in a Psoriasis Model of C57BL/6 Mice 2
    地塞米松抑制了C57BL/6小鼠银屑病模型中角质形成细胞增殖和炎症细胞浸润。A. 背部皮肤的H&E染色。B. 小鼠表皮厚度。C. 组织病理评分。(单因素ANOVA;**** p< 0.0001。)
    Dexamethasone 在BALB/c小鼠银屑病模型中的体内药效
    In Vivo Efficacy of Dexamethasone in a Psoriasis Model of BALB/c Mice
    地塞米松(Dex)改善了 BALB/c 小鼠 IMQ 诱导的银屑病临床评分。 A. 第8天红斑评分。B. 第8天脱屑评分。C. 第8天总评分。D. 每日红斑评分。E. 每日脱屑评分。F. 各组累计评分。(B-C. 双因素方差分析;E. 单因素方差分析;** p< 0.01, **** p< 0.0001)。
    在体 Bimekizumab(自主研发)在 IL17A/IL17F 人源化小鼠银屑病模型中的有效性评估(B-hIL17A/hIL17F 小鼠
    In Vivo Efficacy of Bimekizumab (in-house) in a Psoriasis Mouse Model of IL17A/IL17F Humanized Mice
    Bimekizumab 改善了 B-hIL17A/hIL17F 小鼠 IMQ 诱导的银屑病。 A. 每日红斑评分。B. 每日脱屑评分。C. 各组累计评分。D. 各组累计评分曲线下面积。E. 背部皮肤 H&E 染色。F. 表皮厚度。G. 组织病理学评分。(双因素方差分析或单因素方差分析;* p< 0.05 , *** p< 0.001, **** p< 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