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和自身免疫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

Biocytogen 已开发棕榈酸烷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模型及 MRL/lpr 自发性 SLE 小鼠模型,用于 SLE 治疗药物的药效学和有效性评估。此外,我们还建立了 900 余种涵盖 SLE 相关靶点的人源化 KI 小鼠模型,用于多种药物测试。

在此页面上

  •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模型
  • 棕榈酸烷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模型
  • Balb/c mice
  • B-hCD40 mice
  • 自发性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模型
  • MRL/lpr mice
  • 我们为肾病模型提供的服务

相关资源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模型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严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其特征为免疫调节功能异常,炎症细胞因子过度产生,以及自体反应性细胞和抗体对心脏、关节、皮肤、肺、血管、肝脏、肾脏和神经系统等正常组织的攻击。
    棕榈酸烷(Pristane),又称为烃油(2,6,10,14-四甲基十五烷,TMPD),能够诱导广泛的自身抗体产生。接受棕榈酸烷处理的小鼠会出现含有单克隆抗体的腹水、局部慢性炎症(脂肪肉芽肿)以及类风湿样侵蚀性关节炎。这些临床表现与 SLE 相似。
    Biocytogen 提供棕榈酸烷诱导的 SLE 小鼠模型和 MRL/lpr 自发性 SLE 小鼠模型,用于 SLE 治疗药物的药效学和有效性评估。此外,我们还建立了 900 余种涵盖 SLE 相关靶点的人源化 KI 小鼠模型,支持多种候选药物的测试。
    棕榈酸烷诱导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小鼠模型
    在 Balb/c 小鼠中建立棕榈酸烷诱导的 SLE 小鼠模型
    Tissue Sample Evaluation Index
    Urine Urine protein/
    Serum Anti-ds DNA antibody
    Blood biochemical index UREA
    CREA
    Pathological detection PAS staining
    H&E staining
    在 Balb/c 小鼠中建立棕榈酸烷诱导的 SLE 小鼠模型。 使用棕榈酸烷处理后,小鼠尿液中的蛋白尿含量(A)和血清中的抗 dsDNA IgG(B)均升高。
    在 CD40 人源化小鼠(B-hCD40 小鼠)中建立棕榈酸烷诱导的 SLE 小鼠模型
    在 B-hCD40 小鼠中建立棕榈酸烷诱导的 SLE 小鼠模型。 在棕榈酸烷诱导的 SLE B-hCD40 小鼠模型中,使用抗 CD40 抗体治疗后,小鼠血清中的抗 dsDNA IgG 含量降低。